目前分類:親子‧教育 (13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 病人欲言又止。我問,啥事?說~
 她說,離婚後回娘家住,偶爾碰到街坊鄰居,免不了問候,媽媽總告訴這些叔伯嬸姨,女兒「正好」回娘家玩。兩年過去了,還是一樣的說詞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*案例一
 病人問,聽說吃藥過程中會排情緒,我這一陣子接連做了四個類似的夢,卻但都很平和…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前兩天尾牙,我在診所吃了病人的潤餅。翌日原本有個不很想去的「飯局」(其實只能待一個鐘頭,純應酬,但第一時間沒能說出拒絕的話),結果當天早上,母親打電話要我回家吃潤餅,原先我說沒空,轉瞬想,「不回家看母親,反而去作幫襯什麼的,這太離譜了」,立即掛電話回絕。
 潤餅皮很小張,是南門市場買的。爸爸喜歡吃潤餅,所以我家的潤餅向來都很大捲,面對這袖珍的、瘦細的餅,還頗不習慣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大人的「傾聽」,會讓他知曉被尊重的滋味,

一個受尊重的人,從此才會開始尊重他人,也尊重自己;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以下是我過去一年在臉書(Facebook)上,就老後相關議題所發表的隨想,以及與臉友之間的問答。一併共陳,或可激盪出不同的看法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 純淨無染的童子。
   大家應該看得出我喜歡小孩,越小的孩子 磁場越純淨─以下是我近一年來,在臉書〈facebook〉上,所分享的關於小孩的片斷篇章。有些臉友的睿智回應,讓我不忍棄置─就某個角度而言 ,這算是集體創作,在此與大家共享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 病患Y先生初時因小溲急性癃閉來診,後來就偶爾來拿些感冒、調理之類的藥。今天提到他那從小優秀、一向是各項比賽常勝軍的女兒,如今卻因些微的挫折,窩在家裡,再也無法回到職場。

   他說:「女兒很乖,從沒讓我們操過心,所以她要什麼,我們也都儘量滿足她。她要去歐洲遊學,德國、英國,都讓她去,後來還到美國念了個碩士。回來工作了一陣子,那環境與人事都太複雜,壓力太大,後來漸漸出了狀況…」

   那女孩我見過兩次,心虛膽怯的嬌嬌女,她不吃中藥,情緒度太低,暫時我是拿她沒辦法。

   女兒一直是他的隱憂。我說:「問題就出在這裡,小時挫折太少,長大後反而耐受度不佳;倒不如讀放牛班,長大後,若想通了,真要上進,還有機會一搏。」

   許多父母總是一心一意要給小孩「最好的」(但什麼是「最好的」,其實天知道),覺得現行體制不好,於是念私立學校、送出國、甚至自行辦學、在家自學…,總之,就是盡一切所能,這是天下父母心!

    一路呵護到不得不出社會的時候,該單飛了,問題才接二連三地爆出來…

   就像人體不能一直封閉在無菌的場所,有時適度的風霜雨雪也是提升抗體的「必要之惡」。自然的生存環境才是我們本來該待的地方,團體中的人事轇葛、傾軋、排擠,就像森林裡的植物,為了爭取陽光,必須努力冒出頭來,那無力掙脫土石或旁生植樹壓迫的,自然長得瘦小,甚至凋亡;但自然界也教導我們合作共存的重要,也有些植物靠寄生或共生的方式,彼此獲益,達到存活的目的。

   這是自然法則,生物在它所處的環境,依循大法,學習最佳的求生之道,它會遭遇挫折,但韌性較強的,自會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路數;行有餘力,比較進化的品種,還會在群體活動中,發展出尊重他者生存權利的機制。

   人類社群本質上形同榛莽叢林,雖然外表披了文明飾衣,少了那股血腥的肅殺之氣,其實手裡仍然無法全然放下隱形的武器。競爭與形式不等的壓迫必然存在,如何讓孩子自然適應(最好按照一定的梯度,逐步放手)、並在人格與認知尚未完全統整前,得到較正確的理解與對待,以免因突然的壓力暴衝,導致性格的偏差乖謬,甚至形成難以修復的心靈創痕,這才是為人父母所能給予的最大慈愛。

   每個生命都有他來到世間該學習與面對的功課,父母只是孩子來到人間的通道,父精母血,賦予孩子形質,但是父母之上,還有至高的造物者—父母千萬要避免「掌控者」情結,尤其條件優秀的所謂「秀異階層」(elite),更須留意切勿掉入這個想一手為孩子打造「美麗新世界」的陷阱。

   孩子會長大,父母會漸老,外在的世界瞬息萬變,連我們都無法確知明天會怎樣,我們所能做的,只有懷著對大愛的信任,繼續堅定地走在人生道上;孩子也是一樣,他們的未來更是無從臆測,如果一有狀況,就讓他轉班、轉校,永遠處在他的「舒適帶」,如何培養應變與調適的能力呢?(但是,父母須明確且及時提出幫助的對策,並且陪伴孩子度過動盪期)

   有些病人煩惱不知要讓孩子念私立學校還是國中小?其實,私立學校學生同質性高,不是常規社會的縮影,由上主導的教學方式,也不一定能激發出最原初的學習熱忱與動力,甚至無形中還養成驕慢的習性,這些說不定會對孩子往後的人生造成阻礙。

   昨天一位小病人與母親約在診所,他在等候的空檔自言自語地說:「學校好無聊唷…」我聞言一驚,天啊,他才多大,還要在學校待很久,現在就有這種感受,往後的日子怎麼辦呢?

孩子需要學習獨立的機會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 阿珍是在懷第二胎尾聲時,因劇咳來診與我相識。三伏天在鐵皮屋裡作月子的她,總是三不五時打電話來問東問西,就這樣在汗流浹背中,逐漸建立起互信的醫病關係。

   之後,她遠在台中的弟弟和媽媽也來看診,因為實在夠熟了,她也就不忌諱地在我面前和母親槓起來,她像媽媽一樣,數落也勸誡母親的姿態,讓她媽媽忍不住抗議:不要在這裡說好嗎?

    從小患癲癇的母親,因為生病,一向受到嬌寵,直至婚後,習性未改。那委屈了一輩子的尪婿,早早就因肝癌辭世,然後她的目標就放在孩子身上,總要他們順著她的心意,一有怫逆,就生悶氣。兒女倒也罷了,最倒楣的是媳婦,而她的規矩忑多,比如祭拜,儀式內容與供品擺置方式,都有定見,非得依她不可。

   現代人家庭工作兩忙,媳婦也要上工,她要人家每天上香什麼的,連早餐都顧不得吃了,誰還有力氣管到神明與先人?就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,讓她整天悶悶不樂,除了癲癇的藥,還有一堆西藥輪流吃不停。

   那次阿珍實在看不下去,把她帶到婆家住了一陣子,然後讓她看中醫,調理體質,戒掉她濫吃西藥的習慣。

    有次,我得知感冒夜咳的她,竟與親家母同睡,且是女婿開車載她們來看診。我意有所指地說:「女兒是自己生的,但女婿能這樣對待你,非常好了,要偷笑,懂得感恩!」

   我一說完,女兒立即小聲接口:「對,她完全不懂感恩,大家為她所做的一切,都是理所當然-在她眼中,所看到的都是缺點,最慘的是我弟媳…」

    她弟媳我看過一次,去年底弟弟患了怪病,陪他來過一次,看起來是個很盡責、認分的老婆。我私下跟阿珍說,媽媽這樣子,那你要對弟媳好一些,免得萬一待不下跑了,小孩就可憐了。阿珍說,「有啊,有啊,我都一直勸她,直說好話…」

    這次阿珍來拿藥,我問起她母親。她說前一陣子,大約一整個月的時間,母親的臉色特別緋紅,好像剛泡過溫泉的模樣,大家都說她氣色很好,問是上妝了嗎?

    我聞言一驚,老人家這樣子是有問題的,這是「虛陽外越」。我問,她血壓有沒有升高?有沒有頭暈脹痛?

    身為護理人員的阿珍這才恍然,「我們家都是低血壓的,那一陣子,我媽跟我說她血壓高到150,我還跟她說不可能,是血壓計壞了,沒想到真的是血壓升高!幸好這一陣子退了。」

    我說:「如果冬天出現這種現象特別危險,非其人、非其時而有其色,要特別注意,千萬別吃降壓藥,用中藥就可輕易降下來。記住,多一個常識,知道嗎?」然後,我問:「媽媽現在心情怎樣?」

   阿珍說:「我想出一個方法,告訴她是醫院醫師規定的作業,我要她寫每天生活中所見的『好』,而且每天一定要寫一個,所以,她每天睡醒,就開始找『好』(以前是『找碴』),寫了二個月,我發現她有比較平穩些。」

  「很好,她提過媳婦嗎?」
  「誰都寫,就是不提媳婦…」

  「那你規定,家裡的每一個成員,連狗都要寫,這樣,她就非得找找媳婦的『好』了。」

  「我規定她先寫自己,從自己的『好』開始,再寫『環境』,比如客廳、廚房…。一開始她說,都一樣嘛,還不是那樣,有什麼好寫?但硬要她寫,她就去找,總會找到可寫之處…」

  「非常好的點子,然後再下來就要寫『人』,這樣就能夠一點一滴地校正她的心態了。」

    阿珍真是很有覺察力、很用心的女兒。她曾頗為挫折地說,「因為受母親的影響,我常會不自覺出現失控的狀況,也會用襲自母親的那套態度來對待家人。明知道啊,但就是沒辦法…」

   沒關係,「看見」就是療癒的初步,只要有所覺察,生命就已經開始瞄準正確的方向,緩緩位移了。

家庭是業力較勁的場域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 最近有兩位朋友不約而同轉寄這篇「洋媳婦的教育方法,令中國婆婆大開眼界」給我,這篇文章分享了重要的教養概念,以實例說明,更是發人深省。
   我忍不住寫下一些演繹的延伸想法,以下用不同顏色字體〈藍色為原文〉,分段敘明,希望能給大家一些豐碩具體的回饋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現在許多父母常為子女的的卡債操煩 。在他們那個世代,欠債不還是極丟臉的事;可家裡出了這樣的事,真是令他們寢食難安,老人家怎禁得起這樣的折騰呢?想幫他還,又怕再犯;也對其他規矩正經的孩子過不去,這可怎麽辦呢?

  人的偏差錯亂行為(註1)常從財務的紊亂開始,對財務沒有明確的認知與有效的進出控管、對財物所有權的人我分際也含糊不清,過多的灰色地帶往往是犯罪前行的溫床。一旦缺口越開越大,生命的下降螺旋(註2)往幽冥之處墜落的速度只會越來越快,回歸正軌的希望也就越來越渺茫了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 診間裡病人來來去去,許多孩子的健康問題,其實與父母大有關聯,尤其是母親,影響更深。

   有一位國中男孩得的是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病,總是搔抓,癢個不停。經人介紹來診,母親是看起來不甚快樂的家庭主婦,總是瀰漫著一股怨怒;孩子還滿乖的,誠惶誠恐,一副沒自信的畏怯樣。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 這個物質世界,是由人之心象所呈現,透過意識的折射,虛妄之眼所見唯有偏差錯亂;心靈的各種痛苦,便是因為這種種謬誤層層疊染,交互翻攪所致。

   我來說一個故事,雖然頗為傷感: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李璧如/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

   過年後,程先生與太太回診,兩人都病奄奄的。之前不是調得挺好的,怎麼過個年,就「豬羊變色」呢?

drlicli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