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醫師按:
以下是我一位同修好友給我的一封信,在此交代何以之前首頁下刊登陳誌義老師易經班的開課消息。浮世夸夸,易學中人形色不一,有以服務權貴為榮者,有以拱璧造神自矜者,然易學為探天地幽深之絕學,至寶、至貴、至真,理當廣為流傳,以為世用;豈容俗界自擁為牟利盜名之工具?故以,陳老師如此深學融通,樸拙天真,令人耳目一新,特於閉關前夕,發文引介,盼識者勿失之。
Ruby,您好:
修習不少易經老師的課程,然過去皆因忙於工作,僅限於嘗聞易理、卻未熟稔玩索於心臆;近來終於碰到一位願傾囊相授、毫無架子的好老師。謙和素樸的陳老師,來自於社會底層的生活經驗,堅苦奮鬥不自卑,他操著台灣國語說:「不知道為什麼,我愈讀易經,對自己就愈有信心。」
工作歷練可謂閱人無數,過去對人對事也不免有些勢利眼,但如今卻被這位「素人易學老師」深深感動。從他身上學到的不僅是紥實豐富的易學知識,也感受到了「有孚盈缶」(比卦初爻)的初心與信心。
誌義老師自己印傳單,逐街塞放家戶信箱,卻沒啥效果;他沒有好學歷,也沒什麼單位請他講學;只好租下老公寓,將小客廳佈置成教室,一堂堂課教了起來。三月底經朋友介紹,被他這份自珍自重的精神所感動。古意又富鄉土氣的陳老師,講起課來高妙通趣,令人激賞;真希望您有機會也來聆聽。
拋開世俗的學歷與頭銜,只要您真心向學,上天定讓您因誠意交感而啟慧;經典上的爻辭卦辭不再束諸高閣,那些先賢智慧也因您的開悟啟竅,而成了安身立命的活用法寶。
陳老師曾生大病,靜養期間,深入研易、薰修河洛,開啟天人悟通之道。他將教授易學視為畢生志業,並以低廉收費來維持基本生活所需。三年來他在承德路租下老公寓客廳做為教學場所(台北北區);5月開始,總算有同修代為借到便宜場地,也方便台北南區的同學。目前地方小、人數少,皆為小班制,上課時若有疑惑儘可提問,以臻教學相長之旨趣。歡迎隨時免費旁聽一堂。敬祈 厥孚交如 自天祐之
陳誌義老師的 証謙易經學堂
陳老師手機:0952-048-511